抑郁将你的情绪拉至谷底,躁狂则能让你的思绪直冲云霄。
“人的很多念头就像天空的云朵,随时会来,随时会走”。一旦你过度地注意它,容易就此陷进去。随后,一般人都有的正常心思却被这种“向内的注意力”妖魔化,从此把你带进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正常人用双眼看世界,而躁狂症者不用双眼,用“意象”看世界。
什么是躁狂症?很多人听说过抑郁症,却可能没有多少人听说过躁狂症。实际上,在我国,躁狂症患者的比例也相当有份量。
躁狂症,是心境障碍的一种疾病。躁狂发作是以情绪高涨或者冲动易怒为主要临床表现,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等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持续表现出心境高涨、夸大或易激惹。
躁狂症患者有哪些表现?他们就好比一颗随时会爆炸的气球,自我极度膨胀,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同时又非常容易发脾气。
躁狂症具有典型的 “三高” 症状,即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行为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认知方面:言语增多,比平时更健谈,自我感觉和评价非常好,对结局过于乐观,行为草率,不顾后果。
情绪方面:异乎寻常的心情好,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笑容满面,兴高采烈,精力充沛。却又容易被激惹,稍不顺心就大发脾气。
意志行为方面:意志行为增强,要做许多事,不停忙碌,但做事有头无尾,易被周围发生的事吸引而转移注意力,易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睡眠减少(可能只需2-3个小时)。好花钱,追求享乐,随意挥霍。
为什么会患上躁狂症?神经生化因素: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
遗传学因素: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一级亲属中躁狂症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的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心理社会因素: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该疾病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
总的来说,该病的发生是上述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由某一单一因素所导致的。
当我们身边有躁狂症患者患者的理性控制力和正常判断力会因为发病而有所降低,尽量多陪伴,避免在他发病期间做出冲动行为。
正确认识疾病,不因对躁狂症的错误认知而采取歧视性的沟通与相处方式,平等尊重很重要。
关注患者病况,监督服药、复诊。坚持服药、定期复诊,这才是唯一能够杜绝反复发作的根源性解决办法。
与其交流时付出多一点的耐心,对话时尽量不要跟他多争论、不要讽刺、不要激怒。理解他这样子是因为生病了。
家人/朋友发病期间,家中/寝室应尽量保持安静。
生活环境的稳定,简单和睦的人际关系,规律的饮食、睡眠、运动都对患者康愈有好的作用。
一般的躁狂症是可以治愈的。目前的治疗水平能使 50%的患者完全恢复;少数患者的社会功能未完全恢复至病前水平,残留轻微情绪症状。
发布时间:2023-08-11